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曾经看过有关宋史的书和资料,了解到当时的宋朝经济现况,书中介绍宋朝“非常缺钱”。这在我看来,宋代是个商品经济最繁荣的朝代,而且仅从宋亡于外患而非内忧来看,宋代是“不缺钱”的。后来更加深入了解,才明白,“不是没钱,是没钱”。宋缺的是银,缺的是铜,而不是经济中的数字。

一、钱荒的定义以及解决方案

1、什么是钱荒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国家资金不够,比如国家财政赤字过大,国家债务太多。这种经济问题最为常见且贯穿整个历史。第二个原因是市场上的流通货币不足,也被称为“钱荒”。“钱荒”一般在古代比较常见,现代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这种情况。因为流通的货币不足,在古代是因为作为货币使用的金、银、铜等金属不足导致的。商品经济越发达,货币流通就越快,所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因此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货币的制作是一直在进行的项目。

2、钱荒的解决方法

归根结底,钱荒是因为钱的面值不够,同时流通需求量大货币量不足导致的。只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钱荒即可解决。第一,古代铜钱钱的面值不够可以用其他的会金属来代替。如果用银、金代替铜钱作为广泛使用的货币。面值越大,人们所需要的铜的量就越少。不过增大面值也需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

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展开全文

如王莽篡汉后推行的货币“金错刀”,“一刀平五千”就没有照顾到实际情况。购买力太低,使得相应重量的纸币甚至不如白纸的价值高。至于货币量不足,也可以看到第一条的影子。基于各种原因,纸币在宋代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政府宣布印发纸币即“交子”。“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因为吸取了各方面的高额货币的教训,加上纸币是新出的东西,所以一开始的面值并不大。其面额由一贯至十贯不等,发放时临时填写。

为了防伪后来又改为印发,有五贯、十贯两种,不久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一开始百姓对这么一张轻飘飘的纸并不买账,大部分百姓还是认同真金白银。后来发现交子是的确好用,方便携带,而且加盖朝廷的大章,在任何一家官方银号里都可以随时兑换到钱。于是交子慢慢普及开来。交子的出现与普及为宋解除“钱荒”的尴尬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宋代钱荒的具体成因

宋代出现钱荒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大事的发生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偶然因素,钱荒现象也不例外,多种多样的原因导致了其的发生。

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1、商业发达造成货币需求增大

商品经济发达,宋代从立国之初就一直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且无法对其组织有利的反击。具体原因是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辽,使得宋代的几百年内宋一直处于无险可守的地步,石敬瑭也因此被称为“千古罪人”。辽的入侵使得北方百姓无心耕种,农业经济下滑。与此同时,南方的商业逐渐发展起来,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撑运作,钱荒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

这种情况在北宋时尚不明显,因为北方还有大片的土地可供耕种,即使是农业发展受到抑制,农业依旧是经济发展的“大头”。至南宋时期,商业贸易对南宋的重要性就大大超过了农业。可以说,此时的贸易已经是国家财政的支柱。至于农业,虽然仍是收入的重要一环,但在关键程度上已然落入下风。

2、民风使得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变少

中国传统民风在钱荒的成因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一来作为货币的金属尤其是铜在民间用途广泛。不仅用来做货币,还用来铸造各种佛像、器皿等物。尤其是在许多重要的民间节日中,需要使用铜质的礼器。在日常生活中铜也应用广泛,直到现在,有的农村人家家里都有一把熟铜打制的瓢。铜的用途这么广泛,很多人就把铜钱炼掉了。

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使每个人都对钱十分谨慎。有了钱不会随意地花出去,而是存在家里,如果金额多了会存到银号里去。就这样,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加之宋的商业愈来愈发达,此消彼长之下,钱荒就逐渐成为了宋代统治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3、炼铜钱可以获利

在宋代,人们还利用炼铜来获利,且收益不少。马克思曾说:“如果能够获得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会践踏世间的一切法律与道德去追求它”。而在宋代私毁铜钱铸造器皿是死罪,但人们依然不管不顾,冒着杀头的风险办这件事就是因为它获利极高。据《张方平集》卷二大《论钱禁铜法事》记载:“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江浙之民,巧伪有素,销毁钱宝,习以成风。计一两所费不过十数钱,器成之日,即市百金。奸民竞利,靡所不铸,一岁之间,计所销毁,无虑数十万。两司所铸未必称是。”如此高额的利润,换做是谁都会心动的。

平民们拿着为数不多的铜钱悄悄地炼,规模也没有太大,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但地方的豪民与官绅势力就不一样了。他们开动大规模的冶炼工厂,雇人没日没夜地炼铜。当然,这在朝廷看来是死罪,因此这种大规模的工厂、作坊一般都是开设在地下。政府铸造大量的货币,豪民冶炼更多的货币。货币铸造要满足质量、工艺、防伪等一系列要求。而把这些铜币融掉成为铁水的工序显然更加简单。铸的没有毁掉的多,于是铜钱越来越少。

4、多国共用宋之货币

在当时,宋的货币并不是只在宋国流通。周边的辽、金、西夏等国都在使用宋铸造的货币。周边的国家组成了紧密的货币体系,中原大地的铜币亦大量地流入周边的其它国家之中,宋可支配的铜币就少了。而在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得宋的铜钱不仅用于四国,还输出到海外的其它各国,并成为其通行货币。实际上,现代也存在几种货币共用于一个国家的现象。当时的交子基本上也只能在国内流通,于其它国家还是只能输出金银铜等货币。一国的矿产资源被多国所用,自然就导致了钱荒的发生。

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5、战争赔款及赐外邦财货

战争赔款可不是近代专利,当然,在宋代它们被称为“岁赐”。就是说不是我打不过你才给你钱,而是我大宋东西太多了看你可怜给你一点。这都是面子上的说法。比较著名的宋代战争赔款有“澶渊之盟”,每年给辽银10万两,布20万匹。更可笑的是这场战争是宋占了上风,却要赔款给辽。周边的其它国家也趁机向辽索要财货。比如李元昊建立的西夏,时不时攻打宋朝索取财物。宋就这样用金钱“招抚四夷”。大量资金输入别国,自家的金钱慢慢也不太够用了。

其实给周边国家的“岁币”、“岁赐”不至于太影响国家货币流通量。因为一来对宋来说这样的数目还可以承受,二来钱给了他们最终也要回到宋的手中(周边国家生产力水平低,日常用品都要向宋购买)。但给了海外的遥远的国家可就是真拿不回来了。宋为了粉饰太平,邀请其它国家前来朝拜宋国,许以重利。其它国家的使团不仅被赐予大量金钱,后来还与宋做起了利润丰厚的贸易。大量的海外国家如大食等国家被吸引前来朝拜。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为多代统治者所使用,直到宋孝宗上台后才被废除。

三、钱荒的本质

钱荒现象的本质是宋代铜钱的表面价值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宋的商业繁荣又是钱荒出现与爆发的诱因。这一矛盾最终的解决方法是以价值更高的白银代替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而解决的。明中叶以后铜钱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主币,于是其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矛盾就失去了爆发的基础,不再凸显。到了明后期,白银的储量也不够了,但明没有来的及采取措施就在内忧外患中亡国。虽然宋代各朝不断出台“铜禁”与“钱禁”法令,但法禁愈烈,货币违禁现象愈严重,说明这些法令在客观上来说是错误的。只有顺应形式因势利导才是解决宋货币问题的有效方法。

原创“钱荒”是货币经济的缩影,从宋朝钱荒问题,看宋代的货币经济

四、总结

“钱荒”的出现是宋代货币经济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钱荒”是积极现象,它代表国家经济的上升。同时也促进了货币体系的自我升级。因此从出现“钱荒”现象来看,虽然其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宋国家经济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货币史研究》

2、《湖北大学学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