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比上一年减少50万,这届大学生不卷学历了?
文| 熊志
“考研热”降温了?
12月21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开启。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50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86万人。
最近两年,考研人数呈“两连降”的趋势,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反常的趋势。自高校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报考人数,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直至2023年达到历史巅峰。从高速增长,到断崖式下滑,这标志着持续多年的“考研热”,正步入一个显著的降温拐点。
考研人数的显著下降,并非源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减少;相反,2025年高校毕业生同比增加43万人。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研究生学历持续贬值,在就业市场上不那么“香”了。
资料图
过去这些年来,“考研热”和“考公热”,成为现象级的事件。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推迟进入就业市场,主要还是因为职场太卷了。
高校扩招之后,本科、研究生的普及程度提升,就业市场的学历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招聘时,有研究生学历的,可能一抓一大把,本科生的竞争优势被大大削弱。在这种内卷效应下,大学生可能会倾向于延长学业,弄一个研究生文凭来镀金,当成进入职场的敲门砖。
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是否继续读研,是一个涉及投入与产出的权衡过程。
“考研热”持续升温时,在大学生眼里,相较于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就业市场,多花两三年时间及金钱去攻读研究生学位,能带来更丰厚的回报。现在考研人数下降,说白了,是这样的投入产出,失去了性价比。
现在专硕招生占比越来越大,不少高校将专硕培养年限从两年延长至三年;还有的学校在扩招之后,甚至连研究生的宿舍都无法提供,学生还得自行租房,读研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增加了。
展开全文
再者,“考公热”本身就在分流读研人数。有网友说,反正早晚都要考公,何必浪费时间读研,这种想法比较典型。就业市场也在发生变化。研究生泛滥之后,一些企业在招人时,评价维度越来越多元,不再唯学历是崇。尤其许多成长型企业,眼下更青睐拥有实际社会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在回看成功拿到offer的原因时,38.9%归因于“有相关的实习经历”,28.5%认为“社会实践经验丰富”,27.7%认为原因是“名校毕业”。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实践经验,读完研,工作还是难找,大学生扎堆考研的动力自然会逐渐减弱。
资料图
考研人数在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说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正在让学历竞争回归理性。跳出来看,“考研热”的降温,其实不是一件坏事。
一方面,就业市场疯狂“卷”学历,并不是好现象,它会导致人才的评价体系单一化,会对学生产生大量的沉没投入和成本。
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读研,完全就是为了混个文凭,好找工作,这就导致研究生教育偏离了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初衷,浪费优质的教育资源。
像媒体报道就提到,有些本科院校在学生刚入学时,就要求他们以保研、考研为目标,甚至出现“全民考研”、考研“高考化”的现象,而读研率、保研率也成为了部分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的宣传亮点。
研究生教育,更应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而不是仅仅服务于为学生进行学历镀金。盲目的“考研热”之下,有的导师招的研究生多了,对每个学生投入的精力有限,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不断下滑。
现在,考研人数下降,大家对读研的看法回归冷静、理性,这也可以倒逼高校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真正意义上通过精雕细琢来培养研究型的人才。“严进严出”的培养机制,让很多学生不敢盲目随大流考研,而是仔细评估自己的学术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后,做出谨慎的选择。
毕业生考研、读研,少一些功利化;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多一份专业度和精细度,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市场的学历内卷,还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