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08-09 33 0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一篇即兴创作的《滕王阁序》,让王勃名扬后世,不仅被今人津津乐道,就是在当时也是轰动天下的绝妙好文。这一骈文名篇问世时,王勃不过20岁。可惜的是,这位以“诗杰”著称的青年才俊,就像一颗划过天际的耀眼流星,不到而立之年就因渡海溺水身亡。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一)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善词章”,思路畅达,构思巧妙,文笔流畅,又快又好,所谓一落笔就成好文章称为“腹稿”的故事,讲的就是王勃。

故事说,王勃平时写文章,看似不大用心构思,而是让人给他磨几升墨等待着。而他则在一旁饮酒,等到喝得差不多要醉了的时候,他便往床上一躺,拿着被子蒙住头。等到醒来时,他便一挥而就,而且不用去改动一个字。

由于他文章写得特别绮丽,许多人都拿着金钱排着队等他写文章。

总之,少年时期的王勃,白衣翩翩,墨发飞扬,满身闪烁着才华的光芒。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展开全文

(二)

公元666年,当时沛王李贤听闻王勃大名,召他为侍读兼编修。当时诸王之间流行斗鸡赌博的游戏,两年后,王勃戏作一首《檄英王鸡》文,假托沛王之鸡声讨英王之鸡,被高宗怀疑挑拨诸王之间的关系,下令驱逐出王府。

此后,王勃前往巴蜀游览山川景物,留下不少名篇。回到长安后,因为曾学过医,便要求前往生产药材的虢州,于公元672年补为参军(闲职)。

在虢州参军任上,有个官奴曹达犯了罪,逃到王勃的家中。王勃将其私藏起来,后来怕事情泄露,便私下里杀了曹达。这件事暴露后,王勃当处死刑,幸逢大赦得免一死,但却被官府除名。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更为遗憾的是,这次杀死官奴事件,竟然还连累了家父。王福畤因教子无方,从雍州司功参军贬到了南荒之外的交趾做县令。

古时的交趾位于今日越南北部的红河流域,远隔千山万水,当时可是鸟儿飞过都不拉屎的地方。

家父遭贬,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惩罚。一个孝子,把老爹害得这么惨,王勃连死的心都有了。仕途、忠、孝,王勃是一件事都没做成。他迷茫、无措。

公元675年的春天,王勃悲愁难遣,怀着郁闷的心情踏上了去交趾探望父亲之路。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三)

王勃从洛阳出发,途中,于重阳节这天到达南昌。

南昌,当时称之洪都,是为长江南岸一座富饶而雄壮的城市。

王勃到达洪都的这天,正逢洪都阎伯屿都督携文武官员欢宴于刚修复的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当然,此时的王勃并不知晓滕王阁的热闹景致。

他只知道,矗立于赣江边的滕王阁,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王勃久慕此阁,到此哪有不游之理?

王勃尽管早有大名,但是没有接到邀请,但名人到来,阎公自然不敢怠慢。此时,他还故作姿态邀请王勃为滕王阁撰写一篇难度颇大分量也不轻的序文。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王勃竟然没有丝毫的谦让,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在滕王阁永不褪色的壮丽图画中,王勃终于找到了一丝豪放超逸的情致,还有那份萦绕在心头的个人宦途失意的低沉感慨。

他用近乎唯美的文笔叙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

此时,天色临近黄昏,从滕王阁远眺高望,霞光满天,残阳如血。王勃仰头一笑,落笔流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望中秋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真乃神来之笔也。

也许只有一炷香的功夫,王勃写完《滕王阁序》最后一句:“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事后,《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接下来,王勃还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_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给阎公,便起身告辞。

阎公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辞,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觉得奇怪。旁边的文人雅士你一言我一语,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一定是“独”字。

阎公听了都不满意,赶紧派人快马去追王勃,请他把落下的字补上来。

等到来人追上王勃,他的下人说到:“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给阎公,他暗想:“这是在敲诈本官”。转念又一想,“怎么也不能让这个字空着,何况如了他的愿,我还能获得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

于是,他命人备好千两纹银,亲自率文人学士,赶到王勃的住处。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

有人问:“那所空之处应该何解?”

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阎公听了,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这段往事十分耐人寻味,阎公之于王勃,恰同导演之于演员、伯乐之于千里马。

洪都之有滕王阁是都之幸,滕王阁之遇王勃是阁之幸,王勃之遇阎公,是勃与阁之大幸也!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四)

王勃再度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大约在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初夏,王勃一路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交趾,见到了生活窘困的父亲。两人相见,抱头痛哭。

看到老父亲失魂落魄、萎靡不振的样子,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油然而生。王勃连夜写下了“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的词句,表达了愿为父亲粉身碎骨的心愿和感恩之情。父亲则很冷静,劝导他早日回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久,王勃便踏上了回长安的归途。王勃乘坐的木帆船从荒僻的交趾出发,在宽阔的南海随波逐流。

正值盛夏,这天台风突然降临,风急浪高,王勃头晕眼花,上吐下泻,多次重重地跌倒在甲板上,摔得头破血流。

最后不幸落海,溺水而亡,走完了他短短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终年二十七岁。

在最绚烂的年华里,老天逼迫一个天才谢幕,只留下他干瘦的影子。

“史上最值钱的一首诗”,一字千金

结语:

王勃流星般滑过文学的天空,留下永恒的光芒,这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他作为古代一位极富才华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他的生命以问号的形式,在大唐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

郑振铎先生在谈到王勃诗歌对后代的贡献时,满怀激情地说:“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

王勃,大唐诗歌的“黎明女神”,他当之无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