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缘何下滑?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08-30 15 0

6月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缘何下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下称“社融”)数据。

经计算,6月多项金融指标弱于去年同期。2024年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相比去年6月份少增加9200亿元;6月新增社融规模为32982亿元,相比去年6月份少增9283亿元。

除了社融规模数据和人民币贷款规模等数据,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下滑再次引发关注。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狭义货币(M1)余额66.06万亿元,同比下降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6月的M1和M2同比增速,较5月继续下滑。5月末,M2同比增长7.0%,增速比4月末低0.2个百分点;M1同比下降4.2%,降幅比4月末扩大2.8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应该客观看待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下滑。其理由是:目前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及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均有减弱;存款利率改革下,“高息揽储”持续受限,企业“脱实向虚”以及部分地区利用存贷款“冲时点”的现象明显减少。当前我国M2余额已突破300万亿元,高存量背景下的高速增长并不现实。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因此,M1被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在在5月金融数据公布前,有多位券商分析人士关注到M1统计口径的问题,认为现在可能存在一些具备M1属性,但是尚没有纳入M1统计的金融工具,比如居民活期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等。因此,对于6月的M1数据,有分析人士认为若将上述产品统计在内,6月M1同比降幅会有所收窄。

对于6月末的M2数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6月末M2同比增长6.2%,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信贷投放同比持续少增,货币创造能力下降,带动M2增速下行。特别是在一季度末、二季度末等时间节点,M2增速并未出现季节性跳升,金融机构季末“冲时点”现象明显缓解。

梁斯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调控出现一些新变化。包括弱化数量型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均衡投放信贷以及修正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等办法,对M2增速带来一定影响。资金调控更加注重有增有减、合理均衡,M2增速下行不意味着资金支持力度减弱。

未来货币供应量的走势如何?梁斯认为,在资金“提质增效”的调控思路下,M2等指标增速出现明显上行概率较小。但随着债券融资力度加大、地方债发行高峰到来,预计债券融资发行将明显放量,这将对社融带来一定支撑。

明明认为,6月金融数据依然没有出现明显的提振,反映出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依然偏弱,基本面以及预期情况暂不支持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后续央行依然需要保持支持性的立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