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大谜团:孙权为何铸“当五百”大钱?
蜀国的通货膨胀政策,虽然对以实物经济为主的曹魏,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对东吴的货币经济,却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起了吴国强烈的反应,并进行了坚决的回击。
直百五铢
文献记载,孙权首先于嘉禾五年(236)铸造了大泉五百。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嘉禾)五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诏使吏民输铜,计铜畀直。设盗铸之科。”意思是说,孙权铸造了当五百的大钱之后,要求官民向官府输送铜料,并根据铜料的多少付给报酬,同时还设立了专门负责打击私铸的机构。
大泉五百
两年后的赤乌元年(238)又铸造了大泉当千。这件事也记录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
展开全文
大泉当千
另外还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它们的大小轻重与初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相差不多,但是面值却已经又膨胀了几倍。
大泉二千、大泉五千,这两种钱币,虽然文献中没有见到记载,但是却偶尔有实物出土。特别是1975年在江苏省句容县葛村,发现的一处孙吴铸钱遗址中,出土了一批被铸废的大泉五百、大泉五千以及泥质范母一批。由此可以证明,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也都是东吴铸造的钱币。
前面我们讲到东吴最早铸钱始于嘉禾五年,这个时候距离孙权称帝已经有7年、称王改元也有10年了,更是距离孙策割据江东自立长达30多年。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般来讲,称帝立国后的君主,多数都愿意通过铸造货币,来从政治上彰显其合法性。但是,孙吴为何推迟这么晚才铸钱?又为何一开始铸钱,就要铸造当五百的大钱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即孙吴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始铸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东吴没有经受黄巾军以及董卓之乱的破坏,两汉以来留存下来的五铢钱,数量很大。因此,孙吴政权虽然最初没有铸钱。但是,社会上留存的钱币,能够满足流通的需要;
二是因为当时东南地区,开发的还不够充分,货币经济相对也不够发达,以物易物的实物经济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汉代遗留下来的五铢钱,因为能够满足市场流通的需求,所以孙权没有急于铸钱。
《钱币上的中国史》
但是第二个问题,即为何一开始铸钱,就要铸造面值高达五百的大钱呢?这一点却很难用常规的逻辑来解释。因为,依照传统的经验,发行货币,最初都应该是从当一的小平钱开始,而虚值的大钱,更应该是由当二、当五、当十、当百这样的顺序逐渐递增。但是孙权却是跳过了前面几个阶段,直接从当五百的面值,开始铸造发行他的货币。
孙权为何如此不循常理地、一开始就发行,面值高达五百的虚值大钱呢?以往大家因为不能理解孙权的这种行为,而视其为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大谜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