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美元,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09-04 22 0

中国自古就是海洋大国,起源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发轫于商周、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初步发展,在大一统的秦汉正式形成,唐宋延续繁荣,在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达到高潮。这是已知的人类最古老远洋航线。

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是明朝展示国力和和平发展诚意的一次官方活动,持续18年之久,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印度洋、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这也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官方航海活动,可以说是揭开了最早的全球化活动的序幕。

古代没有美元,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很多人好奇,古代的时候中国进行海上国际贸易,用的是什么货币呢?有没有类似今天美元这样的国际通用货币呢?我们认真研究郑和下西洋时期留下的史料,就可以管中窥豹。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通事(翻译)马欢《瀛涯胜览》中记述了亲身所至的20个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包括记录了17个国家的货币使用情况,而且还换算为中国“官秤”重量,相当于告诉我们当时的“汇率”。

一、东南亚国家

1、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当地人非常喜欢中国青磁盘碗等品,紵丝、绫绡、烧珠等,他们用“七成淡金或银”购买。即用金或银进行贸易,没有铸币,成色为七成。

2、暹罗国(今泰国):用“海蚆”即海贝作为货币,金、银、铜钱并用。

3、满刺加国(今马来西亚马六甲):用该国特产“锡斗”作为货币,也不是铸币。国王及当地首领拥有锡矿,开采提炼后铸成小块的斗样,每块重官秤一斤八两或一斤四两,每十块用藤缚为小把,四十块为一大把。

古代没有美元,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展开全文

4、爪哇国(今印尼爪哇岛):当地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麝香、花绢、紵丝、烧珠之类。使用中国历代铜钱进行交易。可见在此之前和中国贸易历史悠久,并积累了很多“外汇储备”——中国铜钱。

5、旧港国(今印尼巨港):一般也是使用中国历代铜钱,同时也有以货易货的贸易。

6、苏门答剌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使用金和锡作为货币,金币名“底那儿”,锡钱名“加失”。“底那儿”是dinar的译音,当代一般翻译为第纳尔。

7、南浡里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使用铜钱。

二、南亚国家

1、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银币叫“倘伽”(Tanga),每个重官秤二钱,径官寸一寸二分,底面有纹。所有买卖均以此论价。另外零用钱用海蚆名“考嚟”(Cury),论个数进行交易。

古代没有美元,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2、锡兰国(今斯里兰卡):当地居民喜欢中国麝香、紵丝、色绢、青磁盘碗、铜钱、樟脑。以金作为货币,每钱可重官秤一分六厘。也用宝石、珍珠易货交易。

3、小葛兰国(今印度奎隆):以金铸钱,每个重官秤二分。

4、柯枝国(今印度柯钦):用九成金铸币,货币名“法南”(fanam),银币名“答儿”(tar),金币与银币的兑换比率是1∶15。

5、古里国(今印度卡利卡特):以6成金铸币,名“吧南”(是fanam当地的读音),每个官秤三分八厘,面底有纹,重官秤一分;铸造银币名“答儿”(tar),每个约重二厘,零用此钱。

6、溜山国(今马尔代夫):铸造银币作为货币,其国出产海蚆,转卖到暹罗(泰国)、榜葛剌国(孟加拉国)作为货币使用。

三、西亚

1、忽鲁谟斯国(今伊朗霍尔木兹):铸造银币,名“底那儿”,径官寸六分,底面有纹,重官秤四分,通行使用。

古代没有美元,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2、祖法儿国(今阿曼佐法尔):使用一种带有人物像的金币名“倘伽”(Tanga);另铸造红铜为材质的铜币,作为零用钱。该国也用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鳖子之类来换购中国紵丝、瓷器等。

4、阿丹国(今也门亚丁):用赤金铸造金币行使,名“甫噜嚟”(Flolin,佛罗伦萨所铸金币“佛罗林”),每个重官秤一钱,底面有纹。另铸造红铜为材质的铜币,名“甫噜斯”,作为零用钱。

5、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麦加):铸造金币,名“倘伽”(Tanga),每个径七分,重官秤一钱,相对中国的金子,是有12分成色的赤金。

没有合适的货币,就没有国际贸易的繁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达两千年之久,各国都形成了各自的货币,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也相互接受。金钱、银钱、铜钱、锡钱、海贝,诸多货币种类多元共存。同时以物易物交易形态也继续存在,这是因为交易圈内的货币不统一成色也不尽一致。

汉民族虽然是农耕民族,但自古也有海洋的视野,所以中国人在15世纪才有能力史无前例地拥抱海洋,奠定那时候全球化的雏形。

古代没有美元,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用的是什么货币呢?

但是,国际贸易和国际交往,不能建立在“天朝大国”俯瞰天下的视角,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能理解为恩赐。郑和下西洋固然弘扬了明朝国威,但是其贸易部分,几乎是不盈利的,毕竟每次下西洋并非单纯为了贸易,其巨额成本是无法弥补的;同时郑和下西洋,也不同于西方列强,通过抢劫掠夺和占领殖民地,获得巨额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所以不能持久,此后就没有这样的壮举了,反而逐步陷入自我封闭,直到进入现代社会。而中国自身也是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勇敢,所以也没有武力扩张的动力。可见,各国之间的贸易,唯有平等互利才能持久,才能长久做朋友,才不会沦为任列强宰割的鱼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