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三)
六也即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货币发行国本身的政治偏好也构成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是最不排斥将其本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国家,这与其金融部门和跨国公司对其内外经济政策的影响力有关。但是在德国和日本,相关决策者的态度似乎更加复杂而摇摆:德国从来没有试图主动将其货币国际化;日本在1984年之前拒绝日元国际化,1998年之前也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国际化。日本发行了大量国债,但是不怎么欢迎别的国家买入并持有其国债。当中国政府试图将数千亿美元放进日本国债的时候,日本政府要求中国提供对等待遇,即允许日本的外汇储备持有中国国债和其他人民币金融资产。在与笔者的访谈交流中,多位美国经济政策领域的退休官员和学者都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货币体系是美国同欧日等国博弈之后取得的一个“大交易”,美国有全球储备货币带来的特权,对此法国和日本方面曾多次公开抱怨,但是他们选择继续这个交易安排。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Fred Bergsten)指出:“从历史上看,美元体系正逐渐演变成一种大交易,其他国家可以在这个大交易中操控对美国的汇率,并因此为美国的双赤字进行融资。从德国到日本再到中国,顺差国家们时常抱怨自己过度积累了美元,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坚持参与这项大交易。”为什么欧洲和日本不做调整?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本币扮演国际货币是有代价的,其中最重要的即是本币的长期高估而对本国制造业出口形成的累积性压力,最终导致实业受损和产业空心化。
这背后是如何理解财富的问题,即究竟是将财富看作对物的占有还是人的能力提升?如果是前者,那么美元特权的确为美国社会带来巨量的财富,因为印制一张纸片,甚至电脑系统中敲一个符号就可以直接获得他国的资源和制成品,从交易的角度看的确是很合算的。但是假如是后者,即把财富看作人的能力及其结果,那么美元特权带来的美国人的能力结构的改变是巨大的,美国的可贸易部门被美元所挤压,或者说印制美元符号成为美国的最大的可贸易品。这种“嚣张特权”对人的能力的挤出效应,从长期来看,必然蕴含着巨大的代价。
(全文完)
评论